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新闻•资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隆重庆祝创刊60周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于1955年,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之一,60年风雨兼程,已经成为国内很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和华东师大的一张学术名片。12月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隆重举行回望办刊历程、探索发展新路,庆祝创刊60周年学术座谈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庆祝创刊60周年学术座谈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庆祝创刊60周年学术座谈会

纪念座谈会由汪荣明副校长主持,童世骏书记和学报编委会成员、历任主编与编辑代表、院系与职能部门代表、作者代表、学报哲社版所有编辑参加了座谈会。

 汪荣明副校长主持会议

汪荣明副校长主持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教授在工作汇报中回顾了学报的办刊历程,总结了近年来的努力与成绩并对未来作出展望。学报1955年创刊,1978年复刊,胡主编把学报办刊60年的关键词总结为“学术性”与“青年人”。上世纪80年代,学报曾经连续推出国内第一个“青年教师专号”“博士生专号”“新学科专号”,三个青年学者专号的推出加上其他努力,使得华东师大学报在整个上个世纪80年代始终保持着全国学报界前十的地位。近两年来,学报在专栏设置、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极富成效,强化了期刊的“青年学者队伍建设”功能和学报的学术信息传播功能,并且努力开掘学报“虚拟性智库”功能。2014、2015连续两年在国家社科规划办的刊物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等成绩。

 主编胡范铸教授做工作汇报

主编胡范铸教授做工作汇报

编委代表杨国荣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学校与学报是相互促进、相互呼应的关系,学报是成果发表的载体,也对学术发展有着引导作用。我们学报的风格是既注重创造又不失平实,既注重个性又顾及普遍性,热点问题与基础性研究两者兼具,学术性与思想性又能相互平衡。

 编委代表杨国荣教授发言

编委代表杨国荣教授发言

历任主编代表陈卫平教授把学报的工作特点总结为“立足本校,面向四海;扶植新人,跟踪名家”。他把学报的精神归为“为他人作嫁衣裳”,并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应该向全校进行推广。同时陈老师对学报提了几点希望:学报发展与修补学校学科短板相结合,注重学科存量与增量相结合,学报发展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以及学报发展与当下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相结合。

 历任主编代表陈卫平教授发言 作者代表陈大康教授发言

        历任主编代表陈卫平教授发言                       作者代表陈大康教授发言

作者代表陈大康教授在发言中回忆了他在学报上发表过的重要学术论文,高度赞扬了八十年代学报对于青年学者的帮助,也高度肯定了近年来学报的新成绩。他希望学报能坚持重视青年学者的传统,注意发掘一些观点新颖和真正有批判精神的稿件。 

青年作者代表和 会嘉宾发言

             青年作者代表和                                   会嘉宾发言

青年作者代表孟钟捷教授作为作者个人,他感谢学报在其发文中的指导与帮助。作为历史系“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工作坊的组织者,他指出学报在人力与物力方面对院系学术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促进了学校学术活动的开展。

 会嘉宾发言 会嘉宾发言

会嘉宾发言

在嘉宾自由讨论时间里,与会嘉宾纷纷高度肯定学报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肯定对青年学者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也对学报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出了自己观点与看法。社会发展学院的文军教授指出学报现在已从单一发表学术论文向组织研讨会、促进期刊之间交流等多功能学术单位发展。但是如何让作者队伍产生更大影响力、如何利用多媒体来加强加快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及如何平衡学术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关系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总结讲话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总结讲话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在总结讲话中首先祝贺学报创刊60周年,并感谢学报几代同仁的努力与贡献。他指出学报是我校老师学术的平台,是国际交流的工具,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承学脉的园地。他对学报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希望学报能找到社会发展与学术发展的结合点;在新常态下处理好学报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刊物竞争与学术水平的关系;学报的编辑队伍与作者队伍的成长齐头并进;迎接“数字化”“国际化”“跨学科”的挑战。学报60年的历史展示了我们国家学术发展走过的曲折历史,童书记鼓励大家要珍惜现在的学术环境,维护现有办刊条件,努力让学报在第二甲子过程中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文选《足迹》 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文选《足迹》

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文选《足迹》

在今年学报创刊60周年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专门推出了“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并编辑出版了学报创刊60周年的纪念文选《足迹》,该书选编了学报创刊60年来的60篇论文,并收录了60年的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