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新闻•资讯-

我校学报召开系列会议共商办刊方略

  近日,为落实学校关于学报工作的指导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先后召开编委会,对学报工作进展、发展态势、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估分析,并就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副校长范军参加了三场编委会会议。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召开编委会会议

  在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会议上,新任主编胡范铸就刊物如何积极因应社会的剧烈变化,坚决落实学校的战略意图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这些设想包括:一是以空前的力度发掘青年学者,编辑《华东师大青年学者论文专号》,设立系列“华东师大学报青年学者论坛”,评选“华东师大学报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团聚青年,激励青年,为华东师大的学术未来形象的建设而积极布局;二是以坚决的措施强化与学术领袖的联络与互动,大力约请国内外名家担任“专栏主持人”,以名家带青年;三是积极探索“学报文体”的改革,鼓励“提问体”“评点体”“批评体”等多种形式的发展,争取走出一条华东师大学报独特的“品牌化、国际化、可持续化发展之路”。出席会议的高瑞泉、齐卫平、许纪霖、顾红亮、宋进、牟发松、陈大康、谭帆、冯学刚、杨扬、解超等编委先后发言,就学报发展与华东师大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关系、与院系学术活动的联动、与学术人才培植培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争取优质稿源、完善审稿制度、改进文体文风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具体建议。 

学报自然科学版召开编委会会议

  在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会议上,主编郑伟安和副主编王善平就该刊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英文版的出版计划等进行了汇报,与会的编委汤银才、周云轩、叶建农、王建磐、黄民生、周傲英、丁平兴、汪荣明、吴鹏、杨凯、郑祥民、束炯、段纯刚、羊丹平、孙真荣等先后发言,围绕如何巩固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保持刊物影响因子不断攀升的势头、完善约稿和审稿制度、创新理科英文刊的办刊机制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报教科版召开编委会会议

  在学报教科版编委会会议上,主编陈玉琨介绍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与会编委方俊明、朱家雄、吴志宏、崔允漷、周兢等先后发言指出:2013年教科版学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推出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在大陆及港台学术界引起了良好反响,但在同类刊物竞争日益强化的情况下,需要在提高刊物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继续下功夫。关于2014年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应在增加期刊容量、优化栏目设置、完善审稿流程、拓展优秀稿源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范军参加了上述三个编委会会议。他在参与讨论过程中指出: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学报工作非常重视,学报今后工作的推进有赖于进一步发挥编委会的作用,要在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在新的一年中,学报编辑部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思考工作的改进和刊物的发展:一是要有紧迫感和创新意识,认真调研了解兄弟学报和其他优秀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努力在保持传统、发挥优势的基础上,争取使办刊质量再上新的台阶;二是要紧密配合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工作,努力为学校青年人才的学术成长提供发表平台、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发挥学报在繁荣和服务学校学术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办刊规律,要特别重视刊物与学术共同体的互动关系,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参与学报的撰稿、组稿及栏目主持工作,在掌握办刊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学术开放、坚持高水准的学术标准,努力提升刊物的学术含量和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并通过学报这个窗口使我校的学术传统和学科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

  除上述三个会议外,学报哲社版还于12月27日召开了部分作者和审稿专家座谈会。会上,方克强、郦全民、田兆元、胡晓明、李向平、胡逢祥、雷启立、邬国义、陈卫平、刘昶、李巍、孙斌艺、岳华、郑忆石、袁筱一、潘德荣、王霞等专家和青年学者先后发言,大家结合自身学术工作的经验和所在单位青年学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围绕哲社版学报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有利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拓展学报功能、进一步服务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如何建立与学术共同体的良好互动关系以争取高质量的稿源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贡献智慧,整场座谈会洋溢着浓郁的学术研讨的氛围。

  学报编辑部负责人及各专业编辑分别列席了上述会议并认真听取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