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200期暨复刊30周年座谈会于近日在中山路校区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张济顺教授,副校长、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庄辉明教授等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学报编辑部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高瑞泉教授主持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学报复刊以来历任主编、副主编郭豫适教授、王铁仙教授、濮侃教授、陈卫平教授,现任的编委会委员桂世勋、陈大康、许红珍、仲立新,多年来热心为学报撰稿的著名文艺学家徐中玉先生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兄弟期刊的代表。
与会专家学者回忆了学报复刊以来的发展情况,高度评价了学报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学报的办报方针和风格,并纷纷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张济顺对专家们的建议做了回应,并鼓励学报继续努力,为建设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作为学校名片和学者平台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本为文理综合的刊物,“十年动乱”期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文、理、教单独发行。哲学社会科学版迄今共出版200期,是我国高校中创刊最早、办刊最久、影响最大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它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基本依托,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领域的学术积累。为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服务,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在其载文中荣获省部级奖项的论文数历来占上海高校之首位;转摘率、引用率等评估指标在全国高校学报和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学报被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2005年“世界史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2006年,学报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