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本校经济与管理学部、金融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开放型经济的稳定与共享式发展”论坛在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教授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李校长还充分肯定了学报编辑部近年来在办刊方面所采取的诸如举办学术论坛、沙龙和会议等创新举措,以及经济与管理学部、金融研究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虹、副主任施有文代表主办单位由衷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学报编辑部将以学术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密切与学术界的联系,推动学报质量更上一层楼。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系主任李巍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演讲和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邀请了知名经济学专家进行了学术演讲。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权衡教授以《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为题,就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态势、新趋势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如何升级转型、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如何构建,以及“一带一路”在推动开放战略升级转型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中的作用等,发表了真知灼见。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志超教授在以《转折关头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为题的演讲中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已到了转折的关口;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转折应有顶层设计,其方向是“管理浮动+”;在具体的转折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政策要与货币政策新的框架相协调,应坚持必要的资本管制和市场干预。权衡教授、张志超教授在演讲结束后与论坛参加者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互动。
本次论坛的6篇专题报告论文是通过公开征稿的方式由专家组对35篇应征论文评审、遴选后确定的。6篇专题报告分别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仝冰的《投资冲击、混合频率数据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鹏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贾应丽、刘程程等的《货币政策需要“内外兼修”吗?——基于国际溢出视角的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博士李明辉的《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及系统重要性研究》;宁波大学商学院博士李洪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成长吗?》;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盛宝莲等的《国际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中的声誉激励机制研究》。在论文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了交叉点评,并就有关论点及话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
本次论坛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受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