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新一届编委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201会议室成功召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新一届编委会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梅兵,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出席了本届编委会,并分别代表校领导和职能部作了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学报教科版编委会主任袁振国作总结发言。
梅兵副校长首先祝贺学报教科版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同时也远道而来的校外编委们表示感谢和欢迎。梅校长说,近年来,学报教科版取得了如此惊艳的成绩,让人感到非常振奋,教科版确立的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不但使学报在国内同类期刊竞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校内外其他杂志提升办刊水平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梅兵出席编委会
吴瑞君院长认为,学报教科版作为一份教育类的名刊大刊,肩负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发挥着引领学术发展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学报教科版应该基于中国实践的教育经验,更加主动地适应新时代学科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更好地推进教育学科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出席编委会
袁振国主任认为,学报教科版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对我们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鞭策。明年学报教科版就要改为月刊了,我们不仅要在内容和质量上进一步巩固和推进学报在推动学科发展和国际理解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在形式和规范上对刊物做进一步的完善,让更多的作者和读者们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袁振国教授
杨九诠主编代表学报,从“回顾”和“前瞻”两个方面,向新一届编委会做了题为“学报这四年”的汇报。杨九诠主编说,在编委会的学术指导下,在新的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的战略驱动下,通过深度介入教育科学研究,学报的影响因子排序位列教育学综合刊全国第一,教育学所有来源刊全国第二。在下一个阶段,我们要进一步聚焦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进一步发挥编委会的学术指导作用,进一步推进教育研究范式转型,进一步拓展教育研究的新视界,进一步提高办刊的国际化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编审
在到会的校外编委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编委建议,应进一步加大约稿力度,不仅应该继续向国内专家约稿,还可以向海外华人学者发起约稿,同时开设专栏,加强前沿研究、前瞻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昌君编委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斌编委认为,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每篇文章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巩固和保证影响因子的地位。同时,我们在倡导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实证研究的规范和标准。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斌编委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尹弘飚编委认为,在审稿方面,我们应建立专家库,聘请专业的审稿专家,加强审稿程序的科学性,同时,应当邀请国内外其他学科的学者们进入教育研究领域来,共同推进刊物的国际化水平。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尹弘飚编委
校内范国睿编委认为,我们在重视约稿的同时,也不应放弃自由来稿,同时还应注意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问题。阎光才编委认为,我们要继往开来,兼容并包,在开拓创新的同时坚守好的学科传统。黄忠敬编委认为,我们应当关注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平衡性等问题。崔允漷编委认为,学报体现了海派文化,比较全面综合,这是学报之所以能办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庞维国编委认为,我们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规范和标准的国际化,还可以通过长英文摘要扩大国际化传播。张薇编委认为,关于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有中庸的思维,在国际化方面,可以从尽可能多地约国外著名学者论文方面进一步打开局面。杨向东编委认为,办好刊物要在前瞻性的问题上,有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注意刊物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首先是学术论文的国际水平。朱军文编委认为,在同行评议上,我们可以借助学报开同行评议之先,为学术刊物评审提供一个好的范例。姜勇教授认为,我们应关注教育政策的实时动态,及时跟上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柯政编委认为,应保持专题和专刊策划的势头,保持微信推广的力度,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论文,不断提高我们学报的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阎光才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黄忠敬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崔允漷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维国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薇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向东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朱军文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姜勇编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柯政编委
部分未能到会的编委,通过书面的形式,对学报教科版的发展建言献策。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卢乃桂编委的书面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政策局原局长郑永和编委的书面发言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眭依凡编委的书面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报》主编张斌贤编委的书面发言。
本届编委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副主任胡岩主持。
期刊社副主任胡岩主持
附:新一届编委会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
(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军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科研部主任)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杨九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编审,学报教科版主编)
杨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心理系主任)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主任)
张 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张斌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报》主编)
陈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编审)
范国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
范笑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副编审,《中国高教研究》原常务副主编)
郅庭瑾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郑永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原局长)
柯 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副主任)
姜 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任)
顾小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
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黄忠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学系主任)
黄 斌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眭依凡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阎光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彭正梅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开放大学校长)
翟 博 (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社长)
[美] Bill McDiarmid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
[美] Joanna O.Masingila (雪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美] 赵 勇 (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日] 佐藤学 (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学部长)
[中国香港] 尹弘飚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香港] 卢乃桂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
编委会主任 袁振国
主 编 杨九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