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举办“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专家咨询会,以期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围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等主题刊发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此次咨询会在线上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教授,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上海社科院方松华研究员,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教授、哲学系陈卫平教授以及编辑部相关人员与会。
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主持会议,她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报开设“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栏的计划和设想,期待专家们能为这一重要专栏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顾红亮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学习、宣传、研究二十大精神是一个工作主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学报决定开设“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带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了个好头,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顾校长对到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报工作的支持,并期待各位专家为专栏写稿、给专栏多提建议。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栏目责任编辑刘晓虹老师对学报以往的相关专栏做了简要介绍。学报设有“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国家与社会治理”等栏目,体现了作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跨学科融合研究方面的优势。
在专家指导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专栏建设相关问题积极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齐卫平教授指出,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需要长期加以研究。相关专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先做一组笔谈,作为及时的回应。笔谈之后继续开展专题研究,围绕谱写新篇章等问题形成系统文章,使栏目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黄力之教授认为,学报不同于报纸,在专栏建设上要体现学术性的思考。他特别关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容,强调如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是当下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方松华研究员认为,二十大报告的核心主题就是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改革再出发,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他认为,以问题为指向,作出学术的、学理的阐发,可以更好地体现学报在这一专栏上的特色。高国希教授认为,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指标,还有精神力量和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力量就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等。陈卫平教授提出可以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三重维度来组织专题研究,他认为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讨论,比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中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的精神滋养,而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
会议最后,学报期刊社黄薇主任代表期刊社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感谢。她表示与会专家对二十大精神的多方位解读,提供了诸多意义深刻的选题,学报(哲社版)将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多学科视野为载体,突出跨学科综合刊的研究优势,举全力推进“研究阐释二十大精神”专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