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通知公告

文献引证技术规范的说明
发布时间:2007-08-15        浏览次数:10

一、制订原则

(一)从方便编校工作出发,统一规范,简单划一,降低成本,便于沟通。

(二)繁琐之中求简单,统一而有共性是最大的“简单”。

(三)在程式化中求“简单”,但也要给出相应的灵活性,“灵活”也是“简单”。

(四)不宜百分之百统一,可注意保持刊物自身特点。


二、几点说明

(一)注释中所有作者与著作之间,不管责任形式如何,统一加冒号,这样便于操作。

(二)出版地点与单位之间,加冒号。

(三)参见、参阅后面直接跟作者名,不用加冒号。

(四)英文注释中的各标注项目,不管单词字母的大写小写,标点符号一律是逗点,而且一逗到底,引用析出文献时,逗点在引号之内。著者-年体例中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英文文献也是如此。

(五)注释中中英文混注时,每句后的标点以该句语种为据。英文后用句点,不用句号。其实,标点符号的作用相同,不分中文还是英文,这样视觉效果好。

(六)正文中注释号的位置,以往分得很细,有很多种情况,现在一律放在句子结尾的最后,即句号的后面。这样统一处理,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因为有引号标识引文,一般不会出现奇异。

(七)古籍的标注比较复杂,现在的方式可能仍然不能解决有些特殊情况,各刊可根据情况具体处理特殊问题。古籍中的“卷”本来是刻本的划分,现在出版的点校本古籍,这个卷已经变成题名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用汉字比较合理,而且与部类名或篇名中的序号一二三等相一致,视觉上也比较好。现代本古籍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比较简洁,而且与现代出版时间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一致。

(八)著者-年体例中的注释,建议最好放在当页下。

(九)对于著者-年体例的情况,这里主要参照《社会学研究》杂志,稍微做了调整。也可以参考《经济研究》的格式。建议各刊组织编辑对这两种杂志的规范比较研究一下,来确定有关细节。

(十)注释体例中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参照《历史研究》的相关情况,参照处理。

(十一)建议各刊在试行过程中,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大家讨论,并对该规范进行新的完善。